阅读历史 |

108漫漫长路又一冬(2 / 3)

加入书签

,煮粥的活,在他清醒的时候陪他说说话,劝膳送药。

瑞香心中觉得这也不错。有人陪,他也能打起精神来说说话,醒醒神,再说路上枯燥,也不好随意跑来跑去,在他这里一同侍疾的两人也能闲聊打发辰光——马车上是不能看书的,晃得眼晕。

他病着,注意不到别人的神态形容,但侍疾过几天后,贵妃等人都有些担忧。因为皇后这里严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形,但看瑞香每日昏昏沉沉,难免就将情况想得严重了些。大概是在宫里有瑞香在上的安稳日子过久了,一想到皇后或许要病一段日子,他们也心中没底。

等初冬终于到了洛阳紫微城,瑞香还是病着,贵妃接过了宫务,按照先前的安排分配好宫室,安顿入住,又查过一遍人手炭火,叫人赶做过冬衣物等,同时就也要接过照顾皇帝的事务了。

三个孩子都被带进了长生殿,贵妃也得照顾到,一番忙碌下来,真是筋疲力尽。

进紫微城后,皇帝就叫人免了每日的侍疾,改让大公主带着孩子们隔一日去看望一次,侍疾也同样隔日一次,只是和孩子们分开。见状,二公主二皇子等,也被母亲安排着尽孝,聊表心意。

皇后的病症还是如前,汤药也没断,宫内宫外渐渐都染上几分愁绪。

虽然知情的人并不觉得事情已经到了要未雨绸缪的地步,但有些人难免想到若是万一,后位该落在何人身上,难免为此蠢蠢欲动。

皇帝皆看在眼里,知道这也是因为瑞香当初本是继妃,自己本就是续娶,若是万一,自然人人都觉得自己需要再行立后了。这也是他当初要将景历等孩子带在身边,而不是选择妃嫔抚养的原因。

如今只是略有波澜,但若是景历握在谁人手里,恐怕就有人要忍不住出手了。毕竟谁能得到嫡子,也就多了几分胜算。

他本是防备,但要说是做饵,也不是不可。

景历在长生殿,群臣都已经见惯了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把他们交给乳母保姆,自己偶尔过问。瑞香带着孩子的时候,每日早晚至少要见三次面,更是事无巨细照管周到,皇帝虽不能如此,但也经常有空就叫乳母把孩子带过来,说话逗弄。

路上熙华和嘉华都不必上学,到了紫微城就都要补起来,因此十分忙碌。景历和曜华二人也要开蒙,自然只能是皇帝自己来了。此事出入长生殿议政的大臣都看在眼里,甚至不少见到两个孩子,看着皇帝的子嗣在眼前慢慢长大,难免多出几分信心,倒是有助于君臣和睦。

有时候皇帝与重臣议事,孩子闹着要见他,在后殿高声哭闹,皇帝也只好叫人抱过来,一边大腿坐着一个,抱在怀里哄。群臣也就只好看着。

双生子就是这点令人头痛,一个哭闹另一个也跟着,一个眼尖发现点心或者宝贝叫起来,另一个也跟着折腾。虽然已经是开了蒙的孩子,但终究还小,哭起来皇帝又怎么舍得冷面相对?

免不得脾气越来越好。

看着皇帝带孩子的臣子年纪多数比他大,子孙满堂的多,见他因带孩子而不得不暂停政务,捋着胡子忍俊不禁:“皇子与宗君的眉眼气象都很像陛下呢,年纪小小,却很聪明。”

……皇帝总觉得自己也被当做子侄辈安抚了,但又说不出来什么。

习惯了之后,众人都能在两个孩子乱跑乱抓的时候一如既往畅所欲言,也就少不了被调皮又好奇的两个孩子合伙作弄,扯衣服冠带,甚至站在怀里踮着脚扯胡子耳垂。还没有人敢御前失仪,皇帝又顾不上抱回来,只好示意李元振等人去抱,偏偏他们也不敢强硬,只好跟在两个孩子屁股后面,捉住这个那个跑了,好一番狼狈,最后弄得好好的午朝晚朝尊严全无。

即便如此,皇帝倒也没听见什么意见。多数人都对宗君上殿有点看法,但如今皇后有病,也只好如此,而皇长子在此对拥护的人而言是顺理成章,对不怎么愿意的人而言可能是皇帝的意愿,也就不好说什么,渐渐成了惯例。皇帝也就顺便将开蒙之责交给众臣分担,不少人都带着二位殿下认过字,连自己的名字都被记得清清楚楚。

两个孩子也确实聪明,除了不听劝的时候淘气捣乱,倒也能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称呼,还礼,一小团的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努力伸出两只手拉人衣襟,实在是可爱得很。

如裴渡,万家玉郎,瑞香的小哥哥万符等天子近臣,除了参与朝会,也时常入宫伴驾,有时正在闲话忽然有事,皇帝站起身就将怀里的孩子递过来,自己转身出去,他们只好抱着皇长子或者宗君。

裴渡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面面相觑,逐渐不知所措。

两个孩子倒是见惯了他们,笑嘻嘻地叫人,一本正经地询问:“想吃橘子吗?我想吃橘子了。”

裴渡直冒冷汗,不敢放下也不敢用力,只好劝在自己怀里扭着头转来转去的小殿下:“殿下别动,小心摔了。”

抱过几次,怎么也熟练了,只是若是万符在场,两个孩子都爱粘着他一些,口口声声叫小舅舅,此起彼伏好像两只麻雀。皇帝被吵得受不了,就会搁下笔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