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7同命是凤凰(2 / 3)

加入书签

言就没有那么重要。

万家是世家,从来都走恩荫的路子,所以科举与瑞香的家人无关,只是作为皇后他也会稍加留意。再加上今年罗真的弟弟若是过了铨选授官,罗真的身份也就从平民出身变成了家中有人出仕,值得注意一下。

瑞香隐约记得,皇帝似乎安排好了这个人的用处,只是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此时提起来,多少是有些好奇的。

罗真的家世在宫里不算什么,即使他弟弟做到封疆大吏,甚至封相,出身也不是那么算的,他到底不是出于高门,在本朝后宫,罗真的前途可以说是很有限的。

瑞香好奇的也不过是皇帝到底在安排些什么。

他还没有忘记铜矿的事,更没有忘记皇帝试图动地方豪强,只是现在第一要紧事还是发财,因此暂且被押后了而已。

本朝进士若不在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人之内,惯例是要不断参加吏部铨选,继续考试才能最终授官的。所谓“守选”三年,“冬集铨选”,随后才能开始“官人”生涯。

罗真的弟弟大约除了词赋策论上的功夫,也是有些做官的本事的。瑞香看过他当年的试卷,只是说不好有做官的本事对罗家人而言是福是祸。

皇帝知道他关心的是什么,只微微挑眉,倒也不曾遮掩:“勉强也还说得过去,正好有用,我也不准备再留了。”

罗家因出了个罗真算是改换门庭,多少算得上外戚,而罗真的弟弟成了进士,从此之后可以做官,放到地方上若是操作得当,也是很能唬人的。皇帝本就是这个打算,再拖下去就没用了,何况现在各方都安定一些,也是时候对地方上的豪强动手了。

尤其是邻近铜矿的那几家,真当皇帝这些年就很乐意忍着他们吗?养得也够肥了,是时候清账屠宰了。

瑞香若有所思,又轻轻叹了一口气:“罗真看上去也有些着急。”

如今是在洛阳,罗家人又有得了封诰的,一年半载也能进来看望罗真一回,平常消息传递,书信往来不多,但还是有的。罗小弟过了铨选是件大喜事,罗真肯定是知道的。

但他不通政事,更不敢置喙,既不知道按照惯例弟弟会被怎样安排,又不可能问皇帝打算怎么办,只是干着急罢了。就是想求瑞香帮忙,说实话也很难开口。

毕竟这是罗家的头等大事,要不是他急躁起来,瑞香也未必能想得起这回事。

瑞香比罗真了解朝政,但却不大愿意过问丈夫的一些过于秘密的计划,只是此时此刻认真看了看皇帝的神情,瑞香就认为他起了杀心。而罗小弟势必是要直面危险的,他是皇帝准备好的一把刀,还真说不好未来如何。

皇帝没理罗真如何的话,只是轻哼一声:“也该是时候了。阿弟常年在外,又有铜矿,又有兵权,已经不大稳妥,这回事了,他也就能回京来,安享几年富贵清平。早先我还和他说过,让他教几个孩子习武,现在回来正合适。”

瑞香并不多加评价,但心里也觉得时候确实到了,再在外迁延,即便兄弟之间不生嫌隙,也会生出许多事端。回京看似是被监管,又要放权,可和太子培养感情,重温兄弟情谊,对季威之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看起来在季威之回朝之前,该有一番腥风血雨。至于季威之走后,又该是何人接手他的事,瑞香心中也不好奇,他知道皇帝应该早就有所想法,不会生乱的。

当年让季威之过去,无非是他最擅长以暴力破局,又有一支最锋锐的军队,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现在铜矿之事已经走入正轨,需要的便是严密周祥的治理,被皇帝全部掌握在手中,再让季威之负责,就不合适了。

更重要的还有钱到底应该怎么花。诚然如今国家的铜是过去的两倍,但换新的钱币却还在进行之中。也幸好来了洛阳,原先是以长安为中心强制使用新钱,现在则以洛阳为中心。

皇帝只为了废除旧币就杀得人头滚滚,但江淮地区仍然有为数不少的旧币在流通。这种事关系国计民生,实在难以一蹴而就,更不好直接对百姓散钱,丞相也是支持徐徐图之的更多,皇帝便也只能同意。

幸好虽然出了不少恶心事,但最终新钱还是慢慢地推行开了,瑞香也觉得松了一口气。

新钱的流通,铜矿的开采,让百姓逐渐习惯了以钱交易,虽然绢布皮毛马匹等物仍然能够代替铜钱,但人到底是更习惯用铜钱了,这是个很好的预兆。

想想走到这一步也不容易,瑞香不由轻叹一口气:“这样也好,中山王辛劳多年,正该休息一二,几个孩子交给他打磨,我也是放心的。”

如无意外,皇帝给中山王准备的宗室第一人的位置会延续很多年,即便景历名正言顺,但有他的支持总不嫌多,太子能够和中山王好好相处,更是一件对所有人都好的事。

皇帝也点头,赞同了他的话。

只是有时候,世事似乎经不起念叨。

召中山王回京的旨意明发之后不久,季威之便整理案牍,交代幕僚属官准备交接,此时便出了一桩大案。

有几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