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4(2 / 5)
日常工作也不过是操持着家里的里里外外罢了,至于地里伺候庄稼的活儿,自有周家三兄弟去做。
而这些,完全接收了原身记忆的周长宁也是都知晓的,要是他实在累得要趴下了也就罢了,可事实上他能够从容应对这突然转变的处境,自然是有他的依仗的,要不是生怕和他共推一辆板车的周大新察觉出来不对,只怕周长宁还能够当场给众人表演一个单手举大石呢。
农家人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是一日三餐,其他时间一日都是只用两餐的,然而在逃荒的途中情况便有所不同了,时刻保持体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才是必要之举,更何况今日一大早众人都只忙着收拾行李,恐怕大部分人到现在腹中早已空空了,哪怕周长宁不让林氏来提醒,周老爷子也是要寻摸着地方歇脚了。
眼看着队伍都要走上通往桐乡镇的小道了,周老爷子这才扭头对大儿子说了一声:“告诉后头的人,我们在左前方那片林子用午饭,顺便歇息一下。”又对着额头上已有汗珠时不时滴落的周三全喊道:“老三,从你娘那儿取几张饼子,找几个人和你一起去附近查探一番,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水源,能让大家伙给水囊里添些水。”
他们这才刚刚上路,暂时倒也不用发愁粮食的事情,但是天气不算凉爽的情况下,他们还要赶路,大幅度消耗体力,没有水那就是万万不行的了,虽然这条通往桐乡镇的小路周老爷子最多走过两三次罢了,但是他依稀记得,接下来一直通到镇子上的这段路,两边更多的是镇子上富户租种给佃农的土地和低矮的灌木。
周三全应了一声,把推着的板车放到歇脚的地方,轻声对着自家媳妇儿说了句话,便依言拿了饼子去后头的队伍找人了,他脾气爽直,在村子里人缘一向不错,很快便找好了三个看上去和他同年龄的壮汉一起离开了队伍。
而这厢,每户人家之间隔着的距离都不远,口耳相传之下,周老爷子的话很快便传到了队伍的末端,众人各自找了树下阴凉的地方歇下了。
不过,早上出发得还是匆忙了些,有些机警的人家尚且能记得将一部分粮食做成了干粮,现在只需要拿出饼子来用饭即可,但还有一些人家手忙脚乱之下,竟是忘了这回事,现下哪怕各自推着的板车上有一袋袋粮食,可是没有做饭的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呐,只能一家子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的,面上不乏有些许讪讪之色。
到底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他们眼下也并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周老太太也没有那么心狠,和周老爷子对视一眼,互相明了对方的想法之后,便分出来几个饼子,指使孙女道:“霜丫头,把这些饼子给你二堂伯一家拿过去吧。”
周老太太说的乃是和周大新三兄弟一起先是从那些兵丁手下逃了出来、随后又下定决心要和他们逃荒的周成根一家,他是周大新的堂兄,父亲在周老爷子这一辈中行三,只不过,他父亲倒霉,年轻时有一次独自上山遇到了野猪,猝不及防之下,被野猪的獠牙拱到了,被族人找到的时候,身体都已经凉透了,只留下一家子的老弱妇孺。
这一家三代单传,周老爷子作为里正看在同族的情分上也难免要多看顾几分,来往也就渐渐多了起来,两家的关系比起同族的其他人家来说自然也要更亲厚些许。
另一边,眼看着里正一家都做出了榜样,另一户姓周的人家也就不再扭捏,大方地把一部分干粮分给了一户没有准备的人家,看那数量,就算不够这户人家人人吃到肚子撑,也最起码足以提供让他们挨到晚上的体力了。
“长宁,水囊里还有水吗?饼子太干了,难免噎得慌,喝两口水填填缝儿吧。”周大新坐在儿子身边,拿起他随手放在脚边的水囊晃了晃,轻飘飘的,便将自己手里的竹筒递了过去。
往事
除了周老爷子和周长宁用的是家里唯二的两个水囊,其他人都是用的竹筒来喝水,竹筒本就不大,一路上走来,体力消耗也不小,这一行人中大部分人的竹筒早已空空如也了,也就是像周大新这样做父母的,心里面还挂念着孩子,哪怕是喝水的时候也不免克制了些许。
闻言,周长宁低垂下眼睑,令人看不清他眼中的神色,声音却依旧温和:“爹,不用了,刚刚我已经喝过水了,现在也不渴,再说,三叔这不是出去找附近有没有能喝的水源了吗?我都这般大的人了,哪里还需要您挂念渴不渴这样的小事?”
周长宁最后的话里带着些许笑意,似乎是为自己已经长大却还被父母看做孩子有些羞恼,又似乎带着些别的深意,哪知,周大新虽然收回了手,却答得认真:“哪里的话?你就是再大,在爹娘眼里也是个孩子呢。”
是吗?周长宁不再言语,细细琢磨着周大新的这句话,心中却是嗤笑着,看样子,天底下也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这般想,最起码,前世外公外婆去世后,他才刚刚中考完,就迫不及待地把他这个“累赘”扫出家门让他一人生活的那对“父母”就不是这样。
此时的天气还没到转凉的时候,走了这一路周长宁也多少出了点儿汗,其实并没有多少胃口,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