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 / 4)
水露, 横梁之上有密麻细小的蚁洞, 春日新燕来时筑的泥窝还稳稳当当悬在厨房的檐下, 黑色的窝上有几根燕毛露出一个角细颤, 等着来年开春时主人家再归来。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 一月一季一年,再有燕来时,却不知是否还是从前的那只。
施玉儿将锅里的粥熬到稠白,发出细软绵密的香,才用发黄显旧的老瓷碗将粥汤盛起,端到院子外。
风没刮,但寒意却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鼻间虽没吐出雾气,但吸入的却都是刮的嗓间生疼的凉。
天暗的像是只点了一盏煤油灯,光便从云层之上匀出不多的几缕下来,等分到这一方小院时,便只剩下寒酸的可怜的一星半点。
施玉儿从施府出来时就连一件换洗的衣裳都没带走,还是昨日族长夫人出面将她入施府时自带的那几件衣裳拿了过来,她才有衣裳换洗,不至于太过窘迫。
天边涌着浓重的雾气,施叔祖习惯早起,此时他坐在桌边喝粥,颇有些心不在焉,待到一碗粥饮闭,才终于犹豫着忍不住问道:“玉儿,你与叔祖说实话,你与那盲人夫子可是真的两厢情愿?若是你有苦衷,便与叔祖说,叔祖定然为你做主。”
闻言,施玉儿将筷搁下,微垂下头来,眸中涌上一丝羞愧,答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便是孙女儿自愿的,怪不得他。”
她不仅是自愿,那日里,是她求着沈临川碰她,她实在是受不住药性,那种滋味比让她死了还要难受。
施叔祖眉目中浮现出淡淡的忧愁来,从鼻间哼出一声粗气,半响,才又闷声道:“他虽然也算有担当,但也不能算是良人。”
“我知晓你素来懂事,定然不是如此不知规矩之人,你有苦衷,便与叔祖说!”施叔祖辗转反侧一夜,却还是不能接受让施玉儿与一个瞎子过一辈子的事情,他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还有我这个叔祖在,无论如何,叔祖还是你的依靠。”
施玉儿知晓,若是自己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叔祖定然会想办法替她出气,但是事已至此,定然再无转圜的余地,且叔祖又年事已高,她不愿再劳累他人为自己奔波受苦,于是只说道:“孙女儿想,沈临川是个好人,跟他总比跟林子耀或者曹通判都要好。”
她婚前无媒苟合之事在施家上下并不是秘密,就算叔祖为她想尽办法瞒下,只要有心人稍一打听,便可将事情始末知晓,所有事情到头来还是会回到原点,或许情景只会更加不堪,她别无选择。
“苦一些累一些都没关系,”她的唇边勾起一抹略显苦涩的笑来,“孙女总不至于太受委屈。”
清晨很静,二人的话被沈临川尽数收入耳中,他轻触着自己胸前的紫檀木牌,又缓缓阖眼。
没有树叶的枯枝在黯淡的天幕之下矗立着,待到北风起时,便只能摇晃着枝干随风而摆动,吐尽了萧瑟与孤独。
临近午时,屋门被‘砰砰’敲响,屋内只有沈临川与施玉儿二人,听见响声,施玉儿先是透过门缝望了一眼,见来人是施诚,才将门打开。
施诚面上满是焦急,门一开就钻了进来,急乎乎地问道:“玉儿小姐你和沈夫子可还好,沈夫子的伤怎么样,我怎么听说你们、你们……”
剩下的话他在嘴里半响转不出一个弯来,施玉儿知晓他要问什么,于是低低地‘嗯’了一声。
施诚拍了拍自己的脑子,得到答案后脑中更是一团浆糊,只能问道:“那、那沈夫子可还好?”
“他受了些伤,但是倒也无虞,”施玉儿倒出一杯热茶给他,示意他冷静些,然后便问道:“我托你昨日去办的事情可都妥当了?”
“哦,妥当、都妥当,”知晓她定然急这笔银子,施诚便将自己胸前的荷包掏了出来,对她说道:“玉儿小姐您昨日给的首饰拢共当了三两银子,沈夫子的东西我方收拾妥当便有施府的人来收屋子,我便都给搬到我住的地方去了。”
“屋子租一年更便宜些,费了二两银子,剩下的钱我换成了碎银子和铜板,您看可还好。”
好,自然是好。
施玉儿提着轻飘飘的荷包,心中忽然便泛出一丝苦涩来,不由得语气里也带上了一丝抱怨,“没什么不好的,到底还有些银子能在之后的生活中转圜,只是我断断没想到他在施府做了这么久的夫子,竟然一文钱也没攒下来。”
“这……”知晓那个‘他’是谁,施诚挠头笑了笑,不敢将沈临川每个月用四两银子打发叫花子的事情说出来,这要是说了,岂不是于他们二人夫妻感情无益么。
他从前只叹是沈夫子心善,不在乎这些俗物,可现在再看,沈夫子要成家,手里没有积蓄自然是不行的,只怕玉儿小姐日后是要吃些苦头了。
“他就在屋内,你去看他罢,看完我便与你一起去看看租的屋子,再清扫一下,好搬进去。”
等到施诚进屋去,施玉儿便将荷包打开看了眼,果然里面干净的可怜,铜板倒是占地方,只是却不值当什么东西,就算有几百文钱几千文钱将她压得喘不过气,也抵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