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来倒贴我家爱豆_137(1 / 2)
原来小时候的月亮就是最完满的,他却从未凝神端详。原来初见就是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他却任凭单纯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来这一生师父只能陪他走如此短暂的路程,他却急切地盼着长大。
泪水模糊了眼前的路,范忧喜头也不回地往山下去。
他要去山下等师弟回来。
师弟一定会回来的,可师父再也等不到了。
师父下山了。
江南最大宠物店倒闭啦!
镜头跟随着刘书华的背影前进,画面中央是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路边树影青葱。清浅的月光中,一抹孤寂的身影渐行渐远,渐行渐远……
“cut”
喊卡的那一刻,众人惶惶然如梦初醒,无一不为这一场诀别戏而动容。
这就是戏剧的力量,优秀的表演永远能够震撼人心。
历史是一本卷轶浩繁的典籍,戏剧历史的第一页写着古希腊的名字。那时候,观赏戏剧被认为是陶冶情cao的高雅活动。管理者甚至会给公民发放看戏补贴,促使他们放下农活去观看冗长的戏剧。
柏拉图扬言要将诗驱除出理想国,因为诗能打动人心,诗能迷惑精神,诗能挑拨平日被理性压抑的感性思维。柏拉图说的诗就可以理解成戏剧的雏形。戏剧的力量就在于它能直接触及人的内心,它使观众能够超脱于肉体的束缚,去真情实感地体会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乐他之乐,悲他之悲,感同身受,从而达成一种精神交流、灵魂共鸣。
古希腊的先贤已化为尘土,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留声机、照相机、摄影机……种种发明隆重登场。摄影技术的更新换代促成了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种种门类构成了百花齐放的世界电影史。
然而,无论我们是身处古希腊的祭神庆典,还是坐在宽阔的巨型环幕之下,那些打动我们的心的东西不曾改变。
生老病死、权钱爱欲,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当俄狄浦斯王悲鸣“我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时,千年之前的希腊观众和千年之后的当代读者流下的泪水同样温热……
在这一场师徒诀别戏中,刘书华发挥出了超乎水准的演技。他的眼神悲情而绝望,动作克制而颤抖,再加上穿透人心的朴实台词和姚建华神形俱佳的临终戏,可以想见成片的效果会多么催泪。
钱林海很满意,没有要求再拍第二条。
“小王,你。其实你的演技也是不错的,但是我能看出来你很害怕犯错。因为你不是科班出身的,所以你底气不足,没有刘书华这种爆发力。”
钱林海的话戳中了王子越的痛点。
如果拿高中数学卷子的压轴题打比方的话,王子越就是按照步骤老老实实演算的乖学生,而刘书华则是已经跳过中规中矩阶段的学神。别人算一道题要写一张草稿纸,他拿起笔就往答题纸上写,几行字就能推导出正确答案。这不是天赋的特殊才能,而是长久的学习和经验积淀而成的从容不迫。
《青玉剑》是双男主戏,两个男主演的剧中表现被大众拿来互相对比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王子越自然是自叹不如的,但是认清自己的不足后就要积极地寻求提高,否则自叹不如就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一个演员演一部电视剧,杀青时他的演技与进组时相比没有一点变化,那这部戏真的是白演了。
王子越道:“我从来没经历过亲人过世,但是今天我看了这场戏,我突然能理解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如果不是亲眼看着一条生命从有到无,你不会体会那种切肤之痛。钱老师,你觉得孙景晖这个角色有这样飙演技的机会吗?”
钱林海道:“你觉得刘书华演得好是因为他的角色能飙演技吗?”
王子越道:“当然不全是因为这个,但我觉得角色对演员的发挥是有一定影响的。”
钱林海道:“那你想的太简单了。现在的观众啊,看过太多电影电视剧了,剧里死个人真的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有的时候,观众只要看看你场景怎么布置,灯光怎么打,bg怎么放,他就知道接下来肯定要死人了。当观众是带着心理预设来看你表演的时候,如果你演得中规中矩,观众只会觉得正常,他不会觉得你演技好。只有超过大众的心理预期,大家才会服你。比如说,观众已经知道你接下来肯定要哭了,但是如果你的哭法跟他想象的不一样,那观众就会有惊喜的感觉,你就能打动他的心。(注1)你还觉得刘书华的角色好演?都不容易啊。”
当王子越在演绎《乱世浮沉》的秦闻源回乡戏时,郭学德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时王子越按照循规蹈矩的方式表演,郭学德很不满意,一直逼迫他思考人物代入情节。最终,王子越突破了常规的演绎思路,用一种超脱的心态去演绎乱世中的渺小人物飘萍般的宿命感,终于得到了郭导的认可。
没想到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同样的问题。
王子越问:“那我要怎么哭得不一样啊?”
钱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