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4(2 / 3)
时在府衙开会,这个闭着嘴不太爱说话的周愈然,是一个闷骚的务实行动派。
譬如养兔子一事。
带一波高帽子是每一个下级官员的必修课,“陈大人许是不记得了,下官和您考过同届乡试……自多年前,下官便读过大人您的时策。”
“所以,下官才敢行出这一步,橘生淮南为橘,生北为枳,平风和平光大不相同,下官只能另辟蹊径。”
陈延抬手,“此非大事。”他甚至对周愈然起养兔子这课进行了褒奖,“书塾本就该因地制宜。”
“不过养兔子也需要食物……”
“这个有的。”周愈然道:“昔年自京城而来,下官听说过推行人肥耕种法的邸报。”
是以,早几年魏知府还在的时候,周愈然就实行过人肥耕种,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矮山多,山边种麦不灵光的问题,麦子一直种的不好。
搞得周愈然有些挫败,以为是自不得要领,县内治下的百姓也发过牢骚,毕竟这粪好臭……
后来弃麦种菜,他自己多番尝试之后,有了一种专门浇菜的肥,所以平风县的菜产量还是不错的,如果养兔子可行,那他们也能多种点菜。
他说起这些‘专业’上的事情,侃侃而谈,眼里满是自信的光芒。
陈延拿着筷子想,这百理内不是没有优秀的官员,只是缺少一双来发现他们的眼睛。
这周愈然,听着就有几分靠谱。
这种对周愈然产生的好感,在接下来的几天巡视内,很快到达了顶峰。
在县令府住下后第二日,陈延便偕同周愈然驾车去了平风县的乡下,大概是因为县里破破烂烂,乍一到乡下,陈延居然觉得这里环境还行。
同周愈然所说的一样,乡下农家庄园里的菜的确是种得不错。
每家每户也坚持种了一些麦子,下到乡间,居然有人过来跟周愈然问好,更甚者,周愈然还能说出几句百理当地的方言。
他把乡间管得极好,很有条理,各村落之间的关系也处得不错,这样的本事,陈延相信,他如果能分到一个富庶点的县里,政绩绝对能评到上上。
一直沉寂与平风县,实在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
乡间视察完,二人一起走了一趟县城,陈延问他对平风县将来的规划,周愈然微顿:“说起来,大人没来之前,下官实在没有什么盼头。”
穷地方,实在是没有起来的办法。
“但如今,赚钱的方法便在眼前,先把兔子养好,书塾多教一些识字、会算的小童出来,将来去糖厂、亦或是去平光县谋差事皆可。”
人口流失,当地的县官可是要判中下的,没想到周愈然这么豁达,陈延瞧着他,发现他看着还有几分真心。
“不过,下官觉得这些都非上选。”他话锋又一转,但面前的是上司,他也不敢托大吊胃口,立即又接:“下官日前在平风农庄那边听了些传言……”
他的目光聚在城外的东方,那儿就是农庄的方向,“说大人有意在春耕秋收后,迁人往农庄走。”
早些时候,大家对迁户不屑一顾。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愈然过去视察也发现:“田间麦苗不停长,已有丰收之像。”周县令自己搞过人肥耕种失败了,就对农庄的成功很好奇,仔仔细细观察了一遍之后发现,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来源于自己。
也有可能来源于平风县的地。
歉收者在山边,而农庄选址,则在平原之边。
“耕读累世传家,百姓安居乐业,等大人此计成,下官说不定能走出新出路了。”
此事并不隐蔽,但能注意到,说明周愈然也是有心人,陈延微笑道:“且等等,道阻且长,路在远处。”
难得在百理遇到一个政见很和,对方又有丘壑、有想法的人,陈延决定等百理出成绩后,要在周愈然的考核上添一笔上绩。
时间流转得很快,陈延停的时间注定不会太长,他还有下几站要走,是以,最后剩的几天,周愈然就带着陈延一起到了平风农庄之中。
这时候,田里的麦苗已经是一天一个样了。
虽说建造农庄的钱,基本上都是府库内出的,但不是全出,属地在哪儿,哪儿的县衙也得倒点,建点设施。
平风县没钱,农庄内百姓住的地方也略有些挤,不过还好,挤一挤,人也能住下。
带人稍逛了一圈,一个时辰便去了,午间打饭,这里饭食上倒不比别地儿缺什么,这点,陈延还是满意的。
因为如今天热,除了午餐时间,农庄这里还安排了一个晌午休息时间,一般是由专人带领大家到睡觉的房间坐一坐,喝喝水,有临时的夫子会教一教大家种地的方法或者是简单计数。
总得来说,这里的整体氛围还是不错的。
然,就在陈延和周愈然在卧房内听临时夫子讲简单计算的时候,下方床铺边,不知道是哪两个汉子互相在较劲扯东西,一不小心把其中一农夫的头枕扯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