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章(1 / 2)

加入书签

迎来了高方第一波也是最后一波拼死攻击。

高方得到明国同意大理国归降的消息,知道一切都完了。

现在已经不是自己想投降就能投降得了的了,高方知道,高氏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了。

因为对方接受高氏投降,代表着高氏还能存在,只要存在就还可以占据一定的利益。

但显然,得到明国全力支持的段氏,是绝对不会给高氏投降的机会的。

段氏已经将大理国所有利益中的最大部分献给了明国,怎么可能让高氏再从已经不多的蛋糕中再分一杯羹?

所以,段氏必定会借助明军,给高氏致命一击,所谓除之而后快,段氏绝不会给高氏这个机会。

与其这样,不如率先进攻,以死相拼。

在明军正式进入大理国之前,与段氏决一死战,或许,凭借地利优势,以澜沧江为界,形成与明军的对峙。

只要在澜沧江西岸顶住明国的第一轮进攻,高氏就有了与明国谈判的筹码,明国几乎已经统一了天下,在这个时候,不可能为这场可有可无的战争付出太多的代价,如此高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政治就是这样。

是敌是友,打与不打,只有利益所决定。

如果真如高方所想,明军在澜沧江被高氏军队所阻,那么百里无忌就很有可能接受高方的请降。留高氏一条活路,甚至从段氏的利益中分出一份,安抚高氏。

只要让明国知道。武力征服高氏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接受高氏投降需要付出的代价,那么,明国就会同意高氏投降,并给予其相应的利益。

实力决定着命运。

所以,高方悍然发动了第二次大理战争。

这是一场决定高氏生死的战争,高方几乎调集了所有能上阵的“士兵”,全力一战。

在第一次澜沧江战役中。高氏叛军仰仗徐守仁的数千军情院潜伏人员,给段氏朝廷军全力一击。由此实力的此消彼长,甚至连士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高方手中掌握的大理常备军并不多,六万常备军,在高方控制下的不过二万人。

数月前。第一场战争中,这支军队已经消耗近半,也就是说,高方手中的正规军,不过一万余人。

但这次战争发动时,高方竟组织起了六万大军,对外号称十万。

可想而知,高方的军队渗杂着多少的水份。

这六万军队中,除去一万多的正规军。有一万是来自永昌、丽水两镇节度的府兵,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澜沧江以西各部落的私兵,可就算如此。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

其余的三万人,那就是一些刚刚洗干净脚的农夫。

这样的“士兵”,呐喊助威擅长,真要上了阵,除了拖正规军后腿,别的什么都不会干。

如果战场形势大好。这些人或许也会一窝蜂地跟着冲锋,但若是战场形势不利。那就如鸟兽散,甚至引起踩踏,反而冲乱正规军的阵形。

高方是军旅出身,在段思平麾下带兵多年,自然知道此中的利弊,但如今家族危如累卵,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将这三万人安排在了最前沿,作为向东岸进攻的第一波。

其实对于内战而言,人数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

内战有别于对外战争,内战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士兵都来自同一个,往往对阵的会遇到兄弟亲友。

这也就是人数能解决一些问题的原因。

高方就是想将这三万人做为炮灰送死,在他心里,人命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他的家族和那些依靠高氏的部落,这些利益才是高方不得不去考虑的事情。

如果他不考虑这些人的利益,那么高氏用不着敌人来进攻,单就从内部就会瓦解。

联盟往往是因为利益,特别是政治联盟。

这些部落和永昌、丽水两镇节度至所以团结在高方身边,毅然与段思聪为敌,那就是因为利益,没有足够的利益,傻子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明国的选边站,已经动摇了这些人的决心,高方只能用一场胜利,哪怕是局部的,很小的胜利来凝聚人心。

本应该让正规军上前打头一阵,如此,取得第一仗的胜利以鼓舞士气。

但形势所迫,高方已经开始发现两镇节度有些不太对劲,高方不放心将一万府兵派上前去,因为,说不定,一眨眼他们就投靠了段氏。

而高方实在不舍得将自己掌握的一万多正规军派上去,在这个时候,万一损耗过大,那么,高方将失去掌控这些势力的本钱。

思来想去,高方只能将三万“农夫”做为第一波推出去。

高方不求靠这三万人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只求能用这三万条命,消耗对岸守军的箭矢军械。

如果能拼掉对方一些有生力量,这已经是高方心里最满意的结果了。

三万农夫甚至连大理正规军常用的皮甲都没有装备,只是持一把刀剑或者长矛。三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