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零二章 唐三藏(1 / 2)

加入书签

朱旭胖脸上的笑好像变得有些不自在:“嗯……谁说不是?”

大家来到会议室,吴队长领着几个人和师傅们打了招呼,就直接进入正题。

墙上提前挂了一幅银江市的地图,公寓楼,筒子楼,清妙观,老菜市口,都用红色的图钉按在上面。吴队长正想做个简报,却见三位师傅都变了脸色。

卫林还拍着手笑起来:“哈哈,有意思了!”

吴队长等人又惊诧又疑惑,纷纷看向我们三个。可我们三个也是一头雾水,乱糟糟地看向师傅们。

花美男樊夜比我们心急多了,地点缀在地图上。但是……可能是得到了卫林的提醒,我再仔细回头看看,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是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来。

“算了算了,”卫林笑嘻嘻地拍拍我的肩膀,对师傅们道,“还是你们说吧,这种小事,还用我多嘴。”

最后还是由老好人朱旭来说,不过他还是要先再问一遍:“这四个点,没搞错吧?”

周海:“没有。这地图很精确。”

朱旭点点头:“从这四个点的方位来看,我们可能碰上青龙七宿阵了。”

青龙七宿阵?

我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尤其吴队长,觉得特别稀罕。

朱旭:“中国自古就很看重二十八星宿。每七星分为一方,有一主神。分别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目前这四个点已经对应青龙七宿中的四宿,不出意外应该还有三个点对应另外三宿。”

周海:“这么说,银江市里至少还有三个有问题的地方?”

朱旭:“一定不止的。如果真有这样一个阵,不止银江,连周边地区都会受到辐射。有问题的地方会很多。但是和青龙七宿对应的七个地方,会是最重要的。”

周海不由得惊道:“这么厉害?”

蒋晴:“应该还没有完成吧?”她神色严肃地推了一下眼镜,“如果完成了,这里早就变成人间鬼域了,就凭我们这几个也只有一起玩完儿的份。”

“这倒是句大实话。”

说话的是卫林,他还在那儿笑着。

师傅们的脸色变得更差了。

“等等,”我忽然想起来,“这次不会又是跟武氏密宗有关吧?”

好几双眼睛刷地看向我。

卫林有些意外地道:“你认不出青龙七宿阵,却知道这跟武氏密宗有关?”

卫林一挑明,剩下的几双本来一无所知的眼睛,也刷地看向了我。

我:“真有啊!我也是猜的啊!”

蒋晴抱起胳膊,盯着我问:“怎么猜的?”

我:“青龙七宿中的家骠也表示同意。

“不不不,”但我又回过这个神来了,“不一定。也许清妙观就是镇在那里的。你们还记不记得清妙观的前身?”

周海啊的一声:“那个祠堂。”

我:“对呀。那个祠堂不就是凶气重重,还搞得本地干旱多年吗?”

章家骠插进来道:“可是那不过是个传说。”

“不,是真的,”吴队长忍不住插嘴,“这个事,很多银江人都知道。《银江市志》里也有记载。不过市志里记载得比较简略,没有老百姓传得那么神。”

朱旭:“有原文吗?”

吴队长:“市图书馆的线上公开书库就有。”

“有了。”吴队长话音刚落,章家骠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想把他的手机递给朱旭。

朱旭没接:“不长的话,你直接念出来给大家一起听吧。”

章家骠有点儿为难,手一伸,递给我了:“文言文,竖排繁体的。”

好吧,我来念。

真的特别短,只有几句话。我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吧。

明朝洪武七年到十年,银江连年大旱,县令(那时候,银江还只是个县)四处请高人祈雨,都失败了。后来有一个道人毛遂自荐,说是某家祠堂因无后人祭祀而怨气冲天,导致风雨失调。道人去某家祠堂祈雨,倾刻间暗无天日,雷雨交加,自己也被落地雷击中。侥幸不死,即将祠堂改为清妙观。

朱旭:“没了?”

我:“没了。”

“原来的祠堂,到底是哪家的呢?”朱旭又问。

我们都只好大眼瞪小眼了。市志里没有写。我们也没有别的线索。

“朱师傅,你是怀疑那个祠堂是根源吗?”我问。

朱旭:“清妙观就是那个祠堂改建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有问题的建筑了。你说得很对,清妙观很可能就是为了镇住什么的。”

朱旭对着地图沉吟了一会儿,很快便做出了部署。

“这样吧。我们兵分七路。”

“我,蒋晴,杨重,负责清妙观。”

“纪向东、侯昌,负责筒子楼。”

“樊夜、祝品文,负责老菜市场。”

“卫林、卫澄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