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15节(2 / 3)

加入书签

着一架板车,另一架是叶德武拉着,苏景林和叶德正在后面推着。

回去把石头卸下来后,叶闻江和苏世伟两人开始垒墙,苏叶几个又各拉了两车回来。

和右边那面墙一起砌起来的是

前面两侧各砌起三米高的石柱,人多,很快把墙和石柱都砌好了,在两个石柱和围墙之间各架起了一根木头,两石柱之间也架上一根横梁,架上檩。

铺上叶梅和陈兰割回来的茅草,此时的茅草只有三十多公分高,两人割回来的茅草只够铺一半,另一半明天割来再铺上了,石柱高三米,围墙高两米半,猪圈顶上呈一边斜状。

隔天一早,两家人常干活的几个人来到水田里,叶国健、苏世伟、叶德祥、叶德武用锄头挖起沟,整起苗床,苏叶和苏景林、叶德正用刨得光滑的木板把苗床抹平,木板长约一米,上面有手柄,最好能抹得光滑如境,不过这生地别想了,能抹平就相当了不起了。

到了中午,众人把两亩田都整好了,到最后苏叶觉得自已的腰直不起来了,调整一会才把腰伸直了。

吃过午饭后,众人带着出芽的稻种来到田里,撒种这活儿需要细心,叶梅和陈兰绑着腿也来了田里,苏世伟让苏叶先撒种子,苏叶细细回想起小时候妈妈撒种子的形景。

苏叶用一个盆装了些稻种,右手轻轻抓起一把稻种,指缝微开,种子就从指缝里漏下,右手不断够动,疏的地方重撒一点,种子重叠的地方用手挑开,苏叶撒了一小方块。

“就是这样”

叶梅陈兰苏世伟叶国健下去试了,果然,叶梅和陈兰很快掌握了要领,一会就撒得又快又均匀,跟着的是苏世伟,调整几回后就像模像样了,叶国健怎么学就是不会,为了不浪费种子,不干了。

苏景林和叶德正学得也很快,学不

会的跟在后头,用木板轻轻一抹,把稻种压在泥里。

完了以后最好是用稻草盖上,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会下雨或者晚上会遇倒春寒,可惜稻草是一根也没有。

人多,一个时辰后全部都弄好。

苏世伟回来后把猪圈前面的猪栏装上,一部分人去割茅草,叶国健让苏叶把一些石头砸碎,最大也只是脚指头大小,砸碎以后在猪圈里铺上一层,用一块大石头来回碾,碾平了以后,叶国健用石灰搅着泥沙抹上一层。

叶德祥和叶德武叶德正被安排在围墙外对着猪圈的地方再挖一个发酵坑。

天黑之前,里里外外都修整好了。

叶国健也想养两头猪,他家的猪圈也要修起来。

次日一大早,苏世伟和叶国健赶集去了,叶闻江天刚亮就去了田里,回来说稻种已经翻过来了,根已扎到泥里,大家听了很高兴。

苏叶几个年轻一辈的又去砸石头,拉石头回来,一个上午就拉够了修猪圈要的石头。

中午,苏世伟和叶国健回来了,抓回了四只黑色小猪仔,四只全都放进了苏叶家的猪圈,等叶国健家的修好了再抓回去,买回了三十只毛绒绒的小鸡仔,两家分半,苏世伟在小鸡的脚染上红色的记号,这样两家的鸡就能区分开。

买小猪和小鸡回来最兴奋的是苏景枫,不停地逗弄它们。

苏世伟和叶国健还买了些粮食和好几麻袋的糠,两个大铁锅,一支铁钎,糠是用来喂猪和喂鸡的,大铁锅一家一个,用来煮猪食。

叶梅:“猪仔价格贵吗?”

苏世伟:“不贵,干旱,今年没多少人敢养猪,据说比往年便宜,鸡仔也是。”

叶国健:“买粮食的人很多,有几家粮铺都没粮卖了。”

叶国健:“我去田里看看,心里七上八下的。”

苏世伟在放柴火的棚子下面,搭了个简易的灶,叶梅把大铁锅洗了,叫苏叶搬到简易灶台上,叶梅倒入水,舀了些糠,把早上挖回来的野菜切段,丢进锅里一起煮熟即可。

待猪食凉了,叶梅把猪食倒入猪槽里,四只小猪争先恐后地抢着吃。

多了四只小猪,每天用水量肯定多了起来,虽然家里能挑水的人挻多,苏叶却觉得很浪费时间。

下午,众人在修建叶国健家的猪圈,苏叶靠近苏世伟问道:“为什么不挖井?”

苏世伟叶国健面面相觑:对啊,为什么不挖井

在老家大河小河多,小溪更多,用水方便,两人思维还在过去,从没想过要挖井。

叶国健:“我们可以自已挖自已砌,用石头砌就成,我以前在城里还给大户人家砌过水井,我怎么从来就没想到呢”。

苏世伟:我也没想到。

苏世伟:“我去找十三叔看他能不能帮我们看地方,在哪里挖好。”

苏叶:“麦地里也挖一口井。”

叶国健苏世伟:对啊,麦地里有一口井多方便啊。

众人一个下午把叶国健家的猪圈修好了。

晚上,苏世伟提着一个熏野猪腿,一只熏兔子,一条腊肉,去了十三叔家,回来时笑容满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