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妖痣 第122节(2 / 3)

加入书签

“好似凡有欢庆之事,都喜燃烟花。”顾菀对着柔安公主道了这一句。

“烟花声响大,好看又热闹,瞧着就是欢喜盛大之意,最能引起人的兴意。”柔安面色带笑:“不过瞧了这么些年,远不如第一回 看的时候兴奋了。”

她话脱出口,才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眼前的顾菀,并不在京城中长大,自然也没看几回京城的烟花。

柔安有些懊恼地住了口,小心地觑了觑顾菀的神色,见对方毫无责怪在意之意,这才悄悄地松一口气,给顾菀奉了一盏茶点之后,便去太后旁边陪着。

正巧远处传来“咻”地一声,第一朵烟花在夜空中绽出了明亮的彩蓝色,闪着动人的光彩,将星和月的辉光都比了下去。

这一朵还未曾结束,下一朵就显出几分明红,不是烟花常有的散花状,而是在夜空中微微停顿,随后变成一朵牡丹花。

新任的殿中省总管姜公公趁此机会,在太后身边说着好话。

哄得太后乐呵呵道:“这回烟花做得新奇,还有这些花样,甚是不错。”

顾菀也含着笑,和早就搭上线的姜公公对了个目光。

随后和众人一块儿仰面,共同欣赏这长达半个时辰的烟花。

的确是热闹好看又欢喜得紧,就是看得久了,难免有些觉得耳累脖子疼。

顾菀则是握了握冰凉凉的手,在心头惦记着谢锦安:不知他在颍州,是不是也能瞧见这样美的烟火?奔波六州、天气寒凉,人是不是又瘦了些?

她在后半段这样想着,几乎无心再去观看烟花。

只能抬手捂一捂心口,在心里悄悄想着:原来担心牵挂着一个人,是这样沉甸甸又有几分酸涩的感觉。

这感觉和担忧母亲、老夫人是完全不同的。

很奇妙,又很令人惦念。

像是在心底里埋下了一个小钩子,瞧着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但一有机会,那钩子就会悄悄地勾起心中的思念,乱人心扉。

最后还是一阵暖意唤回了顾菀的思绪。

一低头,竟是小时子的脸。

“怎么是你?王爷回来了么?”顾菀又惊又喜,睑间的一双红痣都显得润泽了几分。

小时子嘿嘿笑了两声,将身子弯低,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额……王爷知道自己恐怕赶不回来,所以派了奴才来,将预备好的礼物带给王妃与太后娘娘诸人,以作赔罪。”

“王妃放心,王爷身子什么的一切都好,一路上也未曾遇到什么麻烦。”

说罢,小时子就将手中的东西举起,美滋滋道:“王妃请看,这、这是王爷精心挑选的,只是奴才烧银炭的动作慢了些,所以叫王妃受冻了,还请王妃恕罪。”

顾菀低首瞧去,发觉是一个小巧的手炉。

与宫中鎏金鎏银的各色花样不同,这手炉的铜胎外头,竟包着用七彩棉线编成的小兜子,触手厚软,滚烫的炭火温度隔着厚厚的棉兜,传出来时就变作了恰好的温暖。

最后一朵浅白的烟花在天上绽开,浅而明亮的光映下,于棉兜的小缝处流转出铜胎的光亮,旋出琉璃一样的彩光。

顾菀借着这点光,看清了七彩棉兜上,有攒成的一个个小棉球,圆墩墩的,瞧着颇为可爱。

捏了捏其中一个小棉球,顾菀心中忽而一亮,生出一个猜测。

又为着这猜测眉眼弯弯,爱不释手地摸着小棉球,抿着唇让自己忍住不笑出声来。

“王妃喜欢就好。”小时子瞧顾菀欢喜的模样,立时搭腔笑起,憨憨地嘿笑两声。

顾菀几乎唇要抿酸了,才舍得将目光从彩兜手炉上挪开,轻声问道:“旁人的礼物可送去了?尤其是太后和皇上的,不能出错的。”

“您放心,都已经送去了。”小时子身子往太后那儿侧了侧,回道:“送给太后娘娘的,是由六州泥土烤成的泥身菩萨,外头塑了金身。”

“而送给皇上的,则是六州百姓的祝愿书,上头按了许多百姓的指印,祝愿圣上千年万岁,平安康健。”

顾菀一抬眼,就看见李嬷嬷正捧着一尊菩萨展示给太后,太后笑得比方才欣赏烟花时还要合不拢嘴。由太后的反应可联想出,皇上见到祝愿书时,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更何况,皇上正是身子不好的时候,这祝愿内容,几乎祝到了皇上的心坎坎上。

又不是那等奢靡华丽之物,更显示了肃王这一路上的清风相伴、忠心为君。

顾菀手中暖洋洋一片,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当时游园宴上,谢锦安执着她的手,曾允她,会有所改变。

这允诺说起简单,做到却难。

但锦安他……做得很好,甚至超乎了她的预想。

“那王爷有没有说,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呢?”顾菀笑靥如花,语气中汨汨淌着清溪一样的挂念。

小时子算了算道:“明日中午的时候,王爷在颍州的施粥之事就算完满完成了,可还要去颍州的百姓中间走一走才能启程回京,莫约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