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贵君心骄挫皇后(3 / 4)

加入书签

“我记得沈修仪说自己善做药羹,平日里做好了便端去给皇帝调理一下。”太后喝了口茶,仿佛只是随口一说。

座中显得平平无奇的沈修仪听到太后在提点自己,立马激动地回复道:“是,父后。”

说罢,沈修仪又看了眼宗贵君,本想向其透露一下讨好的意思,谁知却被对方瞪了一眼。

“父后,这种小事还要专人做不成,逸之也可以学着做药羹,说不定陛下她更喜欢我做的呢。”宗逸之开始不满。

太后静静看着他,手里摩挲着茶杯。

那目光沉沉,不知是动怒了,还是白费口舌的无语。

待某人反应过来自己惹太后不快了,他才收住作妖的姿态,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不说话了。

“皇帝想喝汤、想听曲或是想看剑术,莫非你都要一人揽下?其他皇夫不是摆设,进了g0ng便要以伺候皇帝为主,各司其职,才能后g0ng安宁,事事一人尽揽像什么样子。”

他话已经教到这个份上了,绕是看见他那外甥听不进去的样子,他也无力再多说了。

枝条都递到了跟前,也不知道接,到底还是年少轻狂,还做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白日梦,只有吃了深g0ng里的苦头,才知道合作的重要x。

更何况,熙儿早就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他的话已经不那么奏效,许多事很难cha手,只能由着他们去了。

万事临头,只要别si了人就行

她说要去书房,不是借口。

裴元熙确确实实是去处理政务了,只有在忙碌的工作中,她才不会觉得是白费心思,确保花的每一分钟时间都是有意义的。

先是翻了翻几个御史送上的奏章,针对地方上的重大案子和自然灾祸,她都一一过目,专门写了长文对答,时而皱眉、时而遂心。

其次就是顾太尉的折子,只是一眼,她便了然。

倒是让她意外,顾太尉并未刻意明说顾凌轩如何如何,只是在文章中汇报了京城军队的整t情况,顺带提了一句顾小将军受到朝廷万象更新的鼓舞,便同意了其去京畿带队历练的申请。

看来是想清楚了若是此子当真摇摆不定,违背初衷,裴元熙断然是会看低他的,更不要说反悔以后的事了。

心情转晴,裴元熙这才打开她最寄予厚望的部分——礼部刘尚书的折子。

春闱成绩已出,结果已经在京城公示,逐渐下发至地方,另外便是着手准备殿试。

能在会试上展露头角的人已是官途不愁,进士最低也是个八品修撰,而殿试则是为更有才能的人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若得皇帝赏识,便能像颜丞相那样一路平步青云,官至一品。

因此,不仅是裴元熙十分期待,朝廷上其他的官员更是对此十分关注。

嘉熙帝登基以来,前廷命官依旧以先帝亲封臣子为主,譬如以颜丞相和宗太保为主的党派,但二人已近退养之年,正是要培养新帝心腹的时候。

因而,头一届殿试,便可窥得几分新帝的喜好倾向,有心之人也会随之趋流。

她打开成绩名单,满满宗卷,多达百人,竟有十之六七来自南方,绕是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裴元熙还是心有余悸,只能默默消化这个事实。再看会试前三,两位皆来自江杭一带,是她不甚熟悉的名字,另一位则是名动京城的世家贵nv,倒也预料之中。

没有意外的话,未来的丞相便会在这份名单里面诞生了。

另一封折子是男官科考的汇报,她随意浏览了一番,并无太大问题。

不过这倒提醒了她,也不知晓那个新册封的常侍如何了

——

朝露g0ng的主殿暂时无主,李玉封和江香郎分别择了左殿和右殿住下来。

两人靠的近,江少侍便常常来找李玉封一起共用餐食,还省得端两趟,g0ng人们也是喜闻乐见的。

这会儿还在吃着晚膳,朝露g0ng分配的份例不多,菜品自然是不能越过头上的几位主子。

但江香郎这几日过得尤其满足,哪怕只有三菜一汤一糕点,但b起从前只能吃厨房大锅里剩下的米水腌菜,这已经是要好上几倍不止,自己身上的r0u都被养起来了。

饭桌上,李玉封的话不多,面前是jg致的碟子,盛的是百姓无法企及的g0ng廷菜,他却仿佛尝不出滋味般,只是si板地进食,对于一旁叽叽喳喳边吃边说的江香郎,他也只是偶尔点头以示回应。

“李君,还没想明白呢,人生不过是一睁一闭,事情既然已经演变到这个份上,既然无法改变,不如想办法让自己高兴点。”

江香郎毫不忌讳地打了个饱嗝,看那俊俏男子一脸苦相,他便语重心长地再次开导。

对面早就已经放下碗筷,似乎只吃了一些,多天来,他倒是更清瘦了些。

听到朋友的安慰之语,他并没有为此而更好受,愁绪依旧萦绕在心间无法排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现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